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39卷  第12期

显示方式:
摘要:
 利用高压釜反应装置,对柳树河油页岩进行了饱和水和不饱和水介质条件下的热压模拟实验,研究了两种条件下油页岩热解产物(气体、油和热沥青)的生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油页岩的热解过程中,同时经历自由基反应和碳正离子反应。水在高温的物化性质较在常温常压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有酸催化剂和碱催化剂的作用,促使按碳正离子机理进行反应;另一方面,由于油页岩结构中键的类型很多,一部分也按自由基反应进行降解。
摘要:
运用数理统计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渭北晚古生代煤中镧系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通常情况下,任一地质体中的镧系元素经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数值,会随着其+3价离子半径的变化而呈有规律的线性变化,不同地质体之间镧系元素的比值变化,也受控于其+3价离子半径,此为作者以前发现的“镧系元素地球化学效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据此,可对不同煤层或其他地质体之间稀土元素的迁移、分布及富集机理进行定性地对比探讨,这可成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作用的一种新型研究方法。
摘要:
分别选取稻杆,水葫芦,纤维素和木聚糖(生物质模型化合物)为原料,在反应釜中进行水热液化(300℃,30min)和水热炭化(220℃,4h)实验,对液化产物和炭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稻杆获得重油产率达最大值21.62%。纤维素,木聚糖和水葫芦的重油产率分别为15.00%,11.61%和12.19%。生物质化学组分对其重油产率和组分有着一定的影响。液态产物分别利用总有机碳分析仪(TOC)和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测定。表明重质油中主要含有酮类,酚类,醛类,醇类和少量的酸类化合物。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水热炭化固态产物进行了形貌与结构表征,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球。纤维素,水葫芦和稻杆有着较高的焦炭产率,最后对木聚糖的碳微球形成机理进行初探。
摘要:
在微波加热条件下,以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ZnCl2改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添加乙醇为溶剂,对生物油进行催化酯化改质。比较研究了两种催化剂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改变对生物油改质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微波加热与传统水浴加热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 酯化过程中ZnCl2改性离子交换树脂比732型树脂活性有较大提高,能更好地提高生物油改质效果且重复性较好;根据GC-MS分析,ZnCl2改性离子交换树脂改质后生物油组分明显优化,除了羧酸转化成酯类外,糖类大分子物质明显减少,酮类、醛类和酚类等对生物油性能不利的组分都在一定程度上被转化;生物油的理化特性得到有效改善,生物油热值相应提高了48.43%;运动黏度降低至提质前的63.71%,密度降低为提质前的80.6%,生物油的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摘要:
以黄连木籽为原料,采用乙醇/异己烷两相不互溶溶剂对其进行萃取处理。考察了乙醇/异己烷体积比、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萃取条件为,黄连木仁粉50g,乙醇异己烷总体积300mL,乙醇/异己烷体积比为50∶50,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黄连木籽油出油率达到99.5%,黄连木籽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降低到0.37%,水的质量分数降低到0.046%,达到碱催化转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对原料油脂的要求。考察了参加酯交换反应的非极性相中异己烷与黄连木籽毛油的比例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异己烷与黄连木籽油的最佳质量比为2∶1;考察了酯交换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以Li2O/MgO为固体碱催化剂,用量为2.0%,反应温度65℃,醇油摩尔比9∶1,反应时间3h下,产物中脂肪酸甲酯的质量分数可达98.1%,催化剂使用10次甲酯质量分数维持在90%左右,表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摘要:
采用共沉淀法,用助剂TiO2对CuO-ZnO-Al2O3催化剂改性,TiO2由钛酸正丁酯水解而得,并考察了其在CO2催化加氢制甲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260℃、压力2.6MPa、H2∶CO2=3∶1(体积比)、SV=3600mL/(g·h)条件下,与空白样CuO-ZnO-Al2O3比较,结果显示,TiO2改性的CuO-ZnO-Al2O3催化剂活性明显提高,且4%添加量最佳。并通过XRD、H2-TPR、H2-TPD、NH3-TPD、CO2-TPD等表征手段对其分析,发现TiO2的加入可使活性组分CuO分散度提高,使CuO更易于被还原,并增强了催化剂对CO2和H2分子的吸附活化,同时降低了催化剂的强酸中心浓度。
摘要:
 对HY、HZSM-5、Hβ和HMCM-22分子筛催化剂上甲醇与三聚甲醛缩合制聚甲醛二甲醚(PODEn或DMMn)的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分子筛种类和酸性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以酸性分子筛为催化剂,甲醇与三聚甲醛可缩合得到聚甲醛二甲醚。HY分子筛上反应产物主要为短链的甲缩醛(DMM);HZSM-5和Hβ分子筛上产物以DMM1~3为主,其柴油添加剂组分DMM3~8的收率分别为6.40%和13.78%;HMCM-22分子筛为催化剂时,长链的聚合物收率明显增加,其柴油添加剂组分DMM3~8的收率可以达到29.39%。NH3-TPD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酸性对产物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表面弱酸位有利于短链产物DMM的生成,而中等强度的表面酸性位则能促进柴油添加组分DMM3~8的生成。
摘要: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复合载体TiO2-Al2O3,用N2-吸附、XRD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表征。采用原位硫化法制备Ni-Mo-S/TiO2-Al2O3负载型催化剂,以苯酚为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加氢脱氧催化性能。主要研究铝源和沉淀剂对TiO2-Al2O3复合载体性能的影响以及其作为载体对Ni-Mo-S/TiO2-Al2O3催化苯酚加氢脱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化铝为铝源制备的复合载体具有较大的孔容和孔径,孔容达1.12cm3/g,孔径达18.0nm;以硫酸铝为铝源和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的复合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达295m2/g;氨水沉淀制备的复合载体具有较多的L酸;以硫酸铝为铝源制备的复合载体形成少量的B酸。TiO2-Al2O3作为载体影响Ni-Mo-S/TiO2-Al2O3负载型催化剂加氢脱氧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载体的酸性和载体的比表面积。在300℃,4.0MPa条件下Ni-Mo-S/TiO2-Al2O3催化苯酚的转化率达81.9%,产物中无氧化合物的总选择性达100%,脱氧率达79.4%。
摘要:
以MCM-41为载体,以镍(Ni)为助剂,制备了Ni含量不同的WP/MCM-41催化剂。采用XRD、BET、SEM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通过高压微反装置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活性。结果表明,Ni的加入促进了活性组分WP的生长并使其晶相尺寸略有增加,一定含量的Ni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Ni对WP/MCM-41催化剂二苯并噻吩HDS反应具有促进作用。少量Ni的加入有利于WP活性相的生成并增加了活性位的数量;加入过量的Ni,在催化剂中形成了具有一定活性的类似Ni-W-P结构的物种,减少了活性组分WP所占的比例,从而使催化剂DBT的 HDS活性降低。其中,Ni的质量分数为1%的催化剂(cat-Ni-1)具有相对较高活性,其DBT 脱硫率和转化率分别为76.78%和72.16%,比不加Ni的催化剂分别提高了30.04%和21.62%。二苯并噻吩在WP/MCM-41催化剂上以加氢脱硫途径为主,Ni的加入对提高加氢脱硫途径选择性起到了促进作用,且加氢脱硫选择性随N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摘要: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固体核磁共振(MAS NMR)、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金属离子(Y、Ga、Cr、Zn、Cu)对Y型分子筛水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Y的引入能抑制Y型分子筛晶胞收缩,避免骨架铝的脱除,显著提高了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金属离子Zn、Cu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稳定分子筛骨架结构,但是其耐高温水热性能较差,经过800℃水热处理后,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基本倒塌;金属离子Ga、Cr不同于Y、Zn、Cu,不能很好地稳定分子筛骨架结构,其耐高温水热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摘要: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以ZSM-5为晶种,在水热晶化条件下合成了同时具有微孔和介孔的MCM-41/ ZSM-5复合分子筛;并考察了陈化温度、陈化时间、晶化时间及模板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复合分子筛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及N2 静态吸附法等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并与机械混合样品以及纯的ZSM-5和MCMC-4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同时具备微孔ZSM-5和介孔MCM-41结构且在结构上不同于机械混合样品。
摘要:
以微孔β沸石为硅铝源,通过碱处理和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较强酸性的六方结构介孔分子筛材料B-MCM-41,并采用XRD、N2吸附脱附、FT-IR、27Al MAS NMR、HRTEM和水热处理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NH3-TPD对其进行了酸性表征。实验结果表明,B-MCM-41具有明显强于常规介孔分子筛的酸性,且在C+10混合芳烃加氢脱烷基化反应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这主要是由于碱溶液将β沸石降解为沸石结构单元,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五元环次级结构单元被引入了介孔铝硅酸盐B-MCM-41的结构。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Fe(100)表面Cu单层膜上CO的吸附,直接解离,氢助解离以及C-C偶合反应。相比洁净的Fe(100) 表面,在Fe(100)的单层Cu膜上,CO的吸附和活化都减弱了。特别是,相比Fe(100) 上CO的解离能垒1.08eV,铜单层膜上CO解离能垒高达2.4eV。在H原子共吸附的情况下,Fe(100)上CO解离在动力学上更容易了一些,而在Cu单层膜上,CO的解离通过形成甲酰基(CHO)大大的加快了,能垒降低到了0.92eV,接近Fe(100) 上的0.81eV。同时,我们发现Cu单层膜上C-H键C-C键的形成比Fe(100)上能垒低,且放热量更大。
摘要:
建立了费托合成鼓泡浆态床反应器双泡模型,通过模型对比的方法模拟讨论了多个反应器模型,双泡模型、全混模型以及多级串联模型,对比模拟讨论了费托合成反应各模型的适用性。模拟结果说明,全混模型适用于费托合成动力学行为的考察模拟;多级串联模型在一定的级数下能够近似模拟鼓泡浆态床中费托合成反应结果,更适用于探讨返混对费托合成反应行为的影响;双泡模型能够描述鼓泡浆态床中流体力学对反应的影响。